兽医传染病学一

时间:2021-8-2 12:20:16 来源:化脓性关节炎

1

传染病学-绪论

01绪论

1.传染病的病程(发展阶段)

(1)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开始至最早临床症状出现为止的期间,称为潜伏期。不同的传染病其潜伏期的长短是不相同的。

(2)前驱期从开始出现临床症状,到出现主要症状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其特点是临床症状开始表现出来,但该病的特征性症状仍不明显。

(3)明显(发病)期疾病的特征性症状逐步明显地表现出来的时期称为明显期。是疾病发展的高峰阶段,这个阶段因为很多有代表性的特征性症状相继出现,在诊断上比较容易识别。

(4)转归期(恢复期)疾病进一步发展为转归期。如果病原体的致病性增强,或动物体的抵抗力减退,则传染过程以动物死亡为转归。如果动物体的抵抗力增强,临诊症状逐渐消退,正常的生理机能逐步恢复,则传染过程以动物康复为转归。但动物机体在一定时期内仍保留免疫学特性,有些传染病在一定时期内还有带菌(毒)、排菌(毒)现象存在。

2.一类动物疫病(A类动物疫病,17种):

禽(2种):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

猪(4种):猪水疱病、猪瘟、非洲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

牛(3种):牛瘟、牛传染病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

羊(4种)痒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

人畜共患病(1种):口蹄疫;

其他(3种):非洲马瘟、鲤春病毒血症、白斑综合征。

3.动物流行病学调查

发病率:指发病动物群体中,在一定时间内,具有临床症状的动物数占发病动物群体总动物数的百分比。

死亡率:指发病动物群体中,在一定时间内,发病死亡的动物数占该群体总动物数的百分比。

病死率:指发病动物群体中,在一定时间内,发病死亡的动物数占该群体中发病动物总数的百分比。

人畜共患传染病

布鲁氏菌病

由布鲁氏菌引起,特征: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睾丸炎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病理特征:全身弥漫性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和肉芽肿结节形成。

1.病原:

①G-球杆菌,胞内寄生。姬姆萨染色紫色;柯兹洛夫斯基染色,本菌染成红色,其它菌染成蓝色。

②布鲁氏菌共有6种:马耳他布鲁菌,流产布鲁菌,猪布鲁菌,沙林鼠布鲁菌,羊布鲁菌(人),犬布鲁菌。

2.传播途径:消化道(主要),其次通过皮肤黏膜,交配、昆虫。

3.临床症状:母畜流产,阴道流出恶臭分泌物,胎衣滞留;公畜睾丸炎,附睾炎、关节炎。

4.病变:母畜子宫黏膜化脓性卡他性炎症,胎盘有坏死灶。公畜睾丸炎或附睾炎,肿胀,疼痛,关节炎。

5.诊断:血清凝集试验(标准方法)。补体结合试验:可检出急性或慢性病畜。皮内变态反应:绵羊、山羊。细菌学检查:柯氏染色为红色(正常为蓝色)。

6.预防:定期免疫。

①布氏杆菌猪2号弱毒菌苗(简称S2苗):适应于牛、羊和猪;

②马耳他布氏杆菌5号弱毒菌苗(简称M5苗):适应于牛、羊,对猪无效。

结核病

由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病理特征:在多种组织和器官形成肉芽肿和干酪样坏死或钙化结节。

1.病原:

①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和禽分枝杆菌。

②G+,厌氧菌。常用齐-尼二氏抗酸染色法。本菌红色,其他紫色。

2.流行特点:慢性,牛最易感。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播。

3.临诊症状:渐进性消瘦;咳嗽,呼困;肺听诊啰音、叩诊浊音。淋巴结无热痛,肿胀,硬。

4.病变:

(1)在肺和其他器官见突起结节,切面干酪样坏死,有的钙化,切开砂砾感。

(2)胸膜和腹膜发生密集的结节,似珍珠状,故称“珍珠病”。

5.诊断:

①变态反应检查。

②细菌学诊断:抗酸染色;

③血清学检查:荧光抗体、ELISA试验。

破伤风(又称强直症,俗称锁口风)

由破伤风梭菌经深部创口感染引起的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病。特征:骨骼肌持续性痉挛、对外界刺激反射兴奋性增高(木马状)。

1.病原:破伤风梭菌,厌氧、G+大杆菌。在动物体内外均可形成芽孢。

毒素:

①痉挛性毒素(神经毒);

②溶血毒素(使红细胞溶血)。

2.流行病学:

①易感动物单蹄兽最易感。

②传播途径厌氧环境深外伤。(钉伤,断脐,穿鼻,手术等)。

3.临诊症状:骨骼肌持续性痉挛和对外界刺激反射兴奋性增高,牙关紧闭,木马样。耳朵直立,头颈伸直,四肢僵硬,行走困难,尾巴上举,终因呼吸系统衰竭死亡。

4.防制:

(1)早期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血清(中和毒素)。

(2)创伤的处理:清创、冲创,彻底清除异物,3%双氧水,碘酊涂擦青霉素。

狂犬病(俗称“疯狗病”或“恐水症”)

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直接接触性传染病。临诊症状:神经兴奋和意识障碍,继之局部或全身麻痹而死亡。

1.病原: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病毒主要存在于动物的中枢神经,唾液内,胞浆形成圆形或卵圆形的嗜酸性包涵体,称为“内基化小体”。

2.流行病学:

①散发,潜伏期长,病死率%。

②传播途径:咬伤或带毒唾液深部感染皮肤。

3.病变:脑神经胞浆内可见内基化小体。

4.症状:

(1)前驱期:精神沉郁,喜暗处,瞳孔散大。

(2)兴奋期:高度兴奋,狂暴不安,攻击人畜,怕水。

(3)麻痹期:舌脱出,流涎,不久后躯麻痹,全身瘫痪,卧地不起,衰竭死亡。

5.病理变化

组织学检查:大脑海马角等神经细胞胞浆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内基小体),内部可见明显的嗜碱性颗粒。

6.诊断:

(1)取大脑海马角或小脑做触片→用碱性复红→美兰染色→镜检有椭圆形红染小颗粒即为包涵体。

(2)血清学检查:①ELISA;②PCR。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

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特征:发热,黄疸,贫血,血浆蛋白尿,流产,出血性素质,皮肤和黏膜坏死,水肿等。

1.病原:G-。

2.流行特点:自然疫源地,鼠类为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皮肤、黏膜(主要)。

3.临诊症状:

①体温升高;

②结膜黄染,浮肿或苍白;

③皮肤发红或黄染;

④有的N症状;

⑤流产,产出死胎、木乃伊死胎、弱胎。

4.病变:剖检见皮肤、皮下组织浆膜、黏膜有黄疸,肝肿大,中黄色。

炭疽

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病变特点:尸僵不全,天然孔流血,血液凝固不良,呈烧焦油样。

1.病原:G+,竹节状,不形成芽孢。适宜条件下才形成芽孢,毒力主要取决于荚膜多肽和炭疽毒素。

2.临诊症状:

(1)最急性型:可视黏膜发绀,天然孔流出带泡沫的暗色血液,于数分钟内死亡。

(2)急性型粪便带血,尿暗红,剧痛。

(3)亚急性型口腔黏膜、皮肤、直肠处发生炭疽痈。

4.病变:严禁解剖,天然孔黑红色血液,血凝不良。

5.诊断:

(1)细菌学诊断:染色镜检,可见竹节状粗大杆菌。

(2)血清学诊断:炭疽环状沉淀实验(Ascoli)。

历年真题

1.某犬被同类咬伤后,从表现精神沉郁到刚出现攻击人畜、恐水症状之前的一段时间称为()

A、潜伏期

B、前驱期

C、明显期

D、转归期

E、康复带毒(菌)期

2.当前,我国列为一类动物疫病的是()

A、山羊痘和绵羊痘

B、布鲁氏菌病

C、牛流行热

D、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E、牛传染性鼻炎

3.某0只鸡群,1周内发病只,病死10只,其病死率为()

A、1%

B、10%

C、11%

D、20%

E、30%

4.某猪场头仔猪中2周内有40头发病,其中20头死亡,其死亡率为()

A、20%

B、40%

C、50%

D、60%

E、80%

5.布鲁氏菌病隐性感染牛群的主要检疫方法是()

A、细菌分离鉴定

B、血清凝集试验

C、变态反应

D、PCR技术

E、核酸杂交

6.国家贸易中用于确诊牛羊布氏杆菌病的方法是()

A、PCR

B、现场诊断

C、玻片凝集试验

D、试管凝集试验

E、补体结合试验

7.布鲁氏菌M5弱毒活疫苗不能用于哪种动物的免疫接种()

A、猪

B、牛

C、绵羊

D、山羊

E、鹿

8.青年母牛怀孕至4个月,发生流产,体温39.3℃,阴道流出黏液样的灰色分泌物,取流产胎儿的肝和脾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和柯兹洛夫斯基鉴别染色后,镜检见菌体呈红色、球杆状,最可能发生的传染病是()

A、结核病

B、衣原体病

C、布鲁氏菌病

D、李氏杆菌病

E、沙门氏杆菌病

9.诊断牛结核病常用的方法是()

A、ELISA

B、PCR

C、细菌分离鉴定

D、皮内变态反应

E、IFN体外释放

10.经产母牛发情频繁,性欲亢进,体温39.2℃,从阴道流出脓性分泌物,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分离菌革兰氏染色阳性,抗酸染色菌体为红色,形态平直或微弯,最可能发生的传染病是()

A、结核病

B、衣原体病

C、布鲁氏菌病

D、李氏杆菌病

E、沙门氏杆菌病

11.9月龄犬,雄性,初期精神沉郁,不愿和人接近。食欲反常,喜吃异物。后期尾巴下垂,流涎,恐水。该犬患病最可能是()A、犬瘟热

B、犬流感

C、狂犬病

D、犬传染性肝炎

E、犬细小病毒病

12.牧羊犬,雌性,1岁,后驱麻痹,流涎,恐水,脑组织检查发现内基小体,此病可诊断为()

A、狂犬病

B、犬瘟热

C、犬传染性肝炎

D、犬细胞病毒病

E、犬流感

13.某患犬表现兴奋、流涏、喜食异物、恐水、有攻击性。对此,不宜采取的措施是()

A、疫苗紧急接种受威胁犬

B、控制流浪犬

C、无害化处理死亡犬

D、扑杀病犬

E、治疗病犬

14.致病病原能形成芽孢的疫病是()

A、猪水肿病

B、仔猪副伤寒

C、猪肺疫

D、猪炭疽

E、猪丹毒

15.对炭疽杆菌最易感的动物是()

A、猪

B、牛

C、犬

D、鸡

E、貂

16.诊断炭疽的Ascoli试验属于()

A、直接凝集试验

B、协同凝集试验

C、间接凝集试验

D、环状沉淀试验

E、琼脂扩散试验

17.诊断炭疽简便快捷的血清学方法是()

A、Ascoli试验

B、免疫荧光试验

C、琼脂扩散实验

D、ELISA

E、HA和HI

02

猪的传染病

01导致繁殖障碍疾病

病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细小病毒病

猪乙型脑炎

猪伪狂犬病

母猪

发热、流产(d),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

繁殖障碍(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及病弱仔猪),

但母猪通常无其他临床表现。

高热、流产、死胎和木乃伊胎

非化脓性脑炎

发热(一过性)、厌食、咳喘、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

公猪

精液品质下降

睾丸炎,一侧或两侧睾丸明显肿大

睾丸肿胀、萎缩,丧失种用能力

仔猪

呼吸困难、死亡率高

流产胎儿脑水肿

神经症状、腹泻(黄色)、神经症状:划水样,昏睡,流涎,痒

其他猪

育肥猪

发热、持续呼吸道症状、结膜炎;死淘率高

隐性感染

成年猪

呼吸道症状,神经症状少,死亡率低

备注

主要见于初产母猪。

猪是感染伪狂犬病毒唯一可存活的动物

传播方式

呼吸道、精液水平传播和生殖道垂直传播

季节性,

猪-蚊-猪。

传播媒介:鼠

免疫

配种前2个月用灭活疫苗免疫。

弱毒疫苗

伪狂犬基因缺失弱毒苗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1.特征急性出血性胸膜肺炎;慢性纤维性坏死性胸膜肺炎。

2.流行病学飞沫传播,常发于保育-育肥猪。

3.症状

◎急性型:41.5℃以上,咳嗽,呼吸困难,腹式呼吸;濒死前口鼻腔流出血泡沫样分泌物;耳、鼻及四肢皮肤发紫。

◎亚急性型和慢性型:40.5~41.5℃之间,气喘,食欲不振,间歇性咳嗽,生长迟缓。

4.病变

(1)主要在胸腔和肺脏。

(2)肺脏充血、出血、水肿。

(3)气管、支气管中充满泡沫状血性黏液。

(4)纤维素性胸膜炎,肺和胸膜粘连。

(5)慢性型:肺脏可能出现脓肿、坏死,肺脏与胸膜粘连。

气喘病/猪支原体肺炎

1.特征

(1)多隐性感染,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影响生长发育。

(2)咳嗽,喘,肺呈双侧对称性实变。

2.症状

(1)体温食欲基本正常,多呈隐性感染;

(2)间歇性咳嗽和气喘,运动、采食时明显。

3.病变

(1)双侧肺心叶、尖叶和膈叶发生对称样“肉变”;

(2)肺门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增生肿大,切面灰白色。

4.诊断与治疗

(1)诊断:X光检查。

(2)治疗:替米考星、泰妙菌素、壮观霉素及喹诺酮类药。

猪肺疫(锁喉风、肿脖瘟、大红脖)

1.应激多发,内源性感染气管、食管、入血。

2.特征急性呈败血症变化,咽喉部肿胀,高度呼吸困难。

3.症状急性型:

(1)猝死(散发);

(2)皮肤呈紫红色:咽部、口鼻、耳肿胀:咽部-颜面部;体温:高热稽留;机能障碍:喘、咳、鼻液;窒息-吸气性呼吸困难。

4.病变

(1)咽喉部:出血性水肿,皮下有大量红黄色胶冻样渗出;

(2)纤维素性肺炎:气管充满白色泡沫和液体;肺脏水肿、淤血、出血,纤维素渗出-粘连;

(3)全身黏膜、浆膜和皮下组织有大量出血点,全身淋巴结肿胀、出血。

(4)脾出血不肿大。

5.诊断镜检见到两极染色的卵圆形短杆菌

6.防治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族抗生素、磺胺类药物。

猪链球菌病

1.特征:

(1)急性:出血性败血症和化脓性脑炎;

(2)慢性:关节炎、心内膜炎、淋巴结化脓和组织化脓。

2.流行病学:

(1)主要经呼吸道和受损的皮肤黏膜感染;

(2)7~10月份多发。

3.症状

◎败血型:稽留热,结膜潮红,呼吸急促;浆液、粘液性鼻液,便秘腹泻,急性死亡。

◎脑膜炎型:发热,四肢划动,口吐白沫;衰竭或麻痹死亡,死亡率较高。

◎淋巴结脓肿型:见于颌下、咽部淋巴结。

◎关节炎型:四肢关节肿胀,跛行,或恶化或好转。

4.病变

(1)全身脏器的出血:脾脏、淋巴结;

(2)化脓性脑炎;

(3)关节肿大,内有黄色胶冻样液体或纤维素性脓性物质;

(4)心内膜炎:二尖瓣或三尖瓣菜花样赘生物。

5.诊断

(1)细菌学检查:病死动物脓汁、关节液等,涂片染色镜检。G+短链状球杆菌(猪丹毒G+小杆菌;李氏杆菌,G+小杆菌,两菌“V”形并列。)

(2)培养检查:病料接种于血琼脂培养基,培养24h,长出灰白色、透明、湿润黏稠、露珠状菌落。菌落周围出现β型溶血环。

历年真题

1.炎热季节,某规模化猪场母猪发热,流产,产死胎,发病率为10%;公猪一侧睾丸肿大,具有传染性。可能的疾病是()

A、猪瘟

B、猪乙型脑炎

C、猪伪狂犬病

D、猪细小病毒病

E、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2.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特点是()

A.蚊虫传播、无季节性

B.蚊虫传播、有季节性

C.飞沫传播、有季节性

D.飞沫传播、无季节性

E.垂直传播、无季节性

3.某猪场,部分4月龄育肥猪突然发病,呼吸急迫,体温41?C;腹下及四肢皮肤呈紫红色,有出血点。频死前口鼻中流出暗红色血液。血液涂片染色镜检,可见大量革兰氏阳性菌。该病可初步诊断为()

A、猪链球菌病

B、猪巴氏杆菌病

C、猪支原体肺炎

D、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E、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4.引起猪化脓性脑炎的病因是()

A、链球菌

B、猪瘟病毒

C、食盐中毒

D、维生素D缺乏

E、维生素E-硒缺乏

5.猪巴氏杆菌病急性型的病理变化是()

A、全身性出血胃肠炎

B、全身性出血浆膜炎

C、全身性出血关节炎

D、全身性出血淋巴结炎

E、全身性出血纤维素性肺炎

6.猪肺疫的病原是()

A、猪丹毒杆菌

B、猪肺炎支原体

C、副猪嗜血杆菌

D、多杀性巴氏杆菌

E、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3

牛羊常见传染病

牛羊常见传染病

传染病

病毒病

口蹄疫、绵羊痘、小反刍兽疫、疯牛病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牛流行热、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细菌病

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炭疽、破伤风、羊快疫及羊猝疽、牛传染性胸膜肺炎、附红细胞体病

巴氏杆菌病、链球菌病、气肿疽、羊肠毒血症、羔羊痢疾、放线菌病

口蹄疫

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流涎、高热,口腔黏膜、蹄冠皮肤和乳头附近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主要侵害偶蹄兽。

1、发生

口蹄疫病毒有七个主型A、O、C、SAT1、SAT2、SAT3(即南非1、2、3型)和Asia(亚洲1型)。FMDV具有多型性、易变性的特点。

易感动物:偶蹄兽,牛最易感,其次是猪。仔猪和犊牛死亡率高。

流行特点:跳跃式、大流行、发病急、流行快、发病率高,多呈良性经过。

2、症状

(1)良性口蹄疫:流涎,体温高;齿龈、舌面、唇内面可见水疱,溃疡。趾间及蹄冠水疱、溃疡。

(2)恶性口蹄疫:病情恶化,因心脏麻痹而死亡。哺乳犊牛患病,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胃肠炎和心肌麻痹,死亡率高。

3、病变

口腔和蹄部的水疱和烂斑,咽喉、气管、支气管、食道和瘤胃粘膜见到圆形烂斑和溃疡,真胃和小肠黏膜有出血性炎症。

恶性口蹄疫可在心肌切面上见到灰白色或淡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相伴而行,如同虎皮状斑纹,俗称“虎斑心”。

4、防治

发生后应迅速报告疫情。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及时严格封锁。

在最后一头病畜痊愈或屠宰后14d内,未再出现新的病例,经大消毒后可解除封锁。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由牛病毒性腹泻-牛黏膜病病毒引起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特征:黏膜发炎,鼻腔、口腔糜烂、坏死和腹泻,发热流产(畸形胎,小脑发育不全)。

牛流行热(三日热,暂时热)

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特征:突发高热,流泪,流涎,呼吸急促,四肢运动障碍,跛行,发病率高,病死亡率低。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又称坏死性鼻炎,红鼻病)

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牛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

特征:呼吸道黏膜发炎,流鼻液,咳嗽和呼吸困难,生殖道感染等。

绵羊痘

特征是在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殊的痘疹,典型的斑疹、丘疹、水疱、脓疱和结痂等病理过程。

诊断非典型病例进行涂片,莫洛左夫镀银染色法染色,胞浆内见有深褐色的圆形小颗粒(原生小体)。

小反刍兽疫(俗称羊瘟)

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特征发热、口炎、腹泻、肺炎。特征性病理变化为皱胃常出现糜烂,肠可见糜烂或出血,大肠特征性出血或斑马条纹,特别在结肠直肠结合处。

牛海绵状脑病(又称疯牛病)

由朊病毒引起成年牛的一种亚急性、渐进性、致死性中枢系统传染病。

1.特征:潜伏期长,精神失常,共济失调,后肢瘫痪,感觉过敏,病牛恐惧或狂暴。

2.病原:朊病毒,无核酸。

3.病理变化:中枢神经元细胞出现空泡变性及大脑淀粉样变性。

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牛出败))

特征高热、肺炎(肺炎型可见肺组织切面呈大理石样。胸腔积聚大量有絮状纤维素的浆液。)间或呈急性胃肠炎以及内脏广泛出血。

羊梭菌性疾病

病名

发病年龄

病原体

特征性症状

羊快疫

绵羊,多见于6~18月龄

腐败梭菌

真胃黏膜呈出血性坏死性炎症

羊猝狙

成年绵羊

C型产气荚膜梭菌

①小肠出血性炎

②肾肿大,不软

③死后骨骼肌气肿疽。

羊肠毒血症

绵羊

D型产气荚膜梭菌

腹泻、惊厥、麻痹突然死亡,死后肾脏软如泥

羊黑疫

2~4岁膘情练好的羊

B型诺维氏梭菌

①皮肤发黑

②肝脏肿大坏死。

羔羊痢疾

初生7天内羔羊,2~3天羔羊发病最多

B型产气荚膜梭菌

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出血性肠炎(血肠子)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肺疫)

由丝状支原体引起牛的一种高度接触形性传染病。特征是纤维素肺炎和胸膜炎。

病原:牛肺疫丝状支原体,G-。病原体为丝状支原体,取鼻腔拭子,接种于10%的马血清马丁琼脂,可见“煎荷包蛋”状小菌落。

放线菌病(又称大颌病,木舌症)

是一种多菌性的非接触性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传染病。以牛最为多见,其特征是头、颈、下颌和舌发生放线菌肿。

附红细胞体病

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临床上以发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为特征。

历年真题

1.犊牛和仔猪口蹄疫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A、心肌炎

B、关节炎

C、间质性肺炎

D、脾梗死

E、脑膜出血

2.在口蹄疫病原学诊断中,宜采取的组织和器官是

A、水疱皮

B、脾脏

C、心脏

D、肝脏

E、淋巴结

3.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不包括哪个症状

A.黏膜发炎

B.口腔糜烂

C.腹泻

D.水疱

E.流产

4.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典型病例,发生特征性病变的器官是

A、瘤胃

B、网胃

C、瓣胃

D、皱胃

E、食道

5.牛流行热的临床症状表现类型不包括

A、脑炎型

B、瘫痪型

C、胃肠型

D、急性呼吸型

E、最急性呼吸型

6.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患牛,最好的处置措施是

A、紧急接种灭活疫苗

B、紧急接种弱毒疫苗

C、注射抗血清

D、注射抗生素

E、扑杀

7.根除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有效方法是

A、治疗

B、隔离

C、扑杀阳性牛

D、免疫接种

E、消毒

8.防控羊梭菌性疾病的关键措施是

A、定期进行免疫接种

B、抓膘保膘,合理哺乳

C、发病季节进行药物预防

D、发病季节少抢青,少抢茬

E、发病时转移羊群至高燥牧场

9.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是

A、李氏杆菌

B、牛分支杆菌

C、布鲁氏菌

D、巴氏杆菌

E、丝状支原体

10.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理变化多出现在呼吸道和

A、大脑

B、消化道

C、生殖道

D、关节

E、皮肤

11.羊群发生小反刍兽疫,正确的防控措施是

A、全群隔离观察

B、全群扑杀并无害化处理

C、病羊扑杀,同群羊隔离观察

D、病羊扑杀,同群羊紧急免疫接种

E、治疗病羊,同群羊紧急免疫接种

12.牛放线菌病下颌淋巴结的病变是

A、浆液性淋巴结炎

B、出血性淋巴结炎

C、化脓性淋巴结炎

D、坏死性淋巴结炎

E、增生性淋巴结炎

答案

绪论

A.B2.A3.B4.A5.B6.E

7.A8.C9.D10.A11.C12.A

13.E14.D15.B16.D17.A

猪的传染病

1.B2.B3.A4.A5.E6.D

牛羊常见传染病

1.A2.A3.D4.E5.A6.E

7.C8.A9.E10.D11.B12.C

◆兽医产科学重点总结(一)

◆兽医产科学重点总结(二)

◆执业兽医师考试安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okm.com/ystl/2315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